2012年3月31日下午3时,由36365路检测中心、南京书画院、上海画院主办,国家大剧院、南京紫金大戏院、上海大剧院协办的“画韵昆声——于少非、陈平绘画戏曲展演”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我院党委书记杨力,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何家英,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我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以及两位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于少非教授、我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陈平教授先后致辞。
“画韵昆声”展演共展出于少非教授创作的油画作品19幅,陈平教授创作的山水、梅花、竹共计三个系列的水墨作品53幅。于少非教授创作的《穿戏装的女孩》、《小憩》、《牡丹》等油画作品,戏曲人物形象手法写实,细腻抒情,意味绵长。他对人物的表情姿态把握得体,眼神顾盼流离,身段一波三折,指尖百转千回,将伶人欲语还休的神态表达的淋漓尽致。陈平教授近期的创作,如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教授所言,“从‘情境’走到了‘灵境’,从凡尘俗世走到了‘世外桃源’,从雅俗共赏到曲高和寡,是从一般抒情到看似无情而实为深情的升华,走向了越来越纯粹清净的艺术境界”。
“画韵”配“昆声”,除展出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外,4月9日、10日,国家大剧院还将上演南宋戏文《张协状元》,由陈平教授编剧的《画梦诗魂》、《孤山梦》和《富春梦》共4部由于少非教授导演的昆曲作品。昆曲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称为“盛世元音”、“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陈平教授的专业是画,业余爱戏,于少非教授则恰好相反。艺术是相同的,他们二人看似“跨界”,实则艺术心灵相同,既能从其他领域吸收营养滋养专业,更为其他艺术门类带来新元素。同时,此次陈平、于少非联袂举行“画韵昆声”绘画戏剧展演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在新的、探索性的综合艺术中展示自己的才华,给人们提供美的享受,更是想以此引起大家对如何复兴中国古典艺术的严肃思考。
本次展演绘画部分的展览将展至4月13日结束,继北京站后,“画韵昆声”还将在南京、上海两地展演。
宣传部 吴琼/整理
宣传部 徐新立/图
宣传部/编
2012年4月1日
出席开幕式嘉宾为展览揭幕
参展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张立辰教授等嘉宾观看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