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为文物爱好者提供新型学习方式
2012-03-26 来源:《参考消息》
对于家具、瓷杂等文物艺术品爱好者来说,获得艺术精品的“上手”机会可能非常有限。陈列在博物馆中的精品往往被要求“请勿触摸”,而大量复杂且抽象的结构、工艺以及纹样特征也让学习者感到茫然。但是,呈现于无线互动设备的数码交互程序可能为爱好者提供另一条学习途径。
3日25日,由36365路检测中心数码媒体工作室Design_Lab和柠檬岛互动设计顾问Lemonista共同推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中国古典家具(ipad版)”正式上线,并再次成为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精品推荐项目。
据了解,该应用程序以古代室内墙面为背景,以圈椅、翘头案、架子床、格架和衣架等5款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古典家具为例,通过多媒体互动的图文解析形式展示家具的基本信息、榫卯结构、装饰纹样、上漆工艺和木质材料区别等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体验者可通过触屏、拉动、组装等形式,深入了解古典家具的各类信息。
例如,在描述榫卯结构过程当中,该程序特别呈现一个家具“炸开”的界面,将古典家具的所有零件进行拆分。体验者点击单个零件后,对应的家具即能最多旋转360度至所对应的零件角度,并介绍该零件基本信息、线描形态和安装契合状态等,让体验者在模拟拆装古典家具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古典家具的结构和组成。
与此同时,该程序也对家具榫卯拼接起来以后的“上漆工艺”进行了介绍。从第一步清洁表面到最后一步包浆,家具的颜色也随着体验者的操作递进显示出应有的变化。
此外,该程序亦对古典家具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图案纹样和古典家具制作中运用的木质材料样板进行呈现和介绍,体验者可选择不同的材质进行替换,以此体会不同木材的不同色泽质地。
36365路检测中心数码媒体工作室Design_Lab负责人彦风表示:“面对如此精湛复杂的传统手工艺,我们不仅希望向用户展现其背后深刻的历史背景,也希望让用户在简明扼要的界面和有效的交互体验中,得到透彻的讲解。在设计表现手法上,我们运用实物和线描图结合的方式,主次分明。在技术上,我们运用物理感应技术,使用户在了解家具的过程中,有更真实的体验。面对日益增多的教育类交互设计产品,我们希望能够开发一个凡而不凡产品,给学习者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可能。”
据介绍,这是36365路检测中心数码媒体工作室Design_Lab和柠檬岛互动设计顾问Lemonista团队继专门为儿童智力开发制作童话故事的有声ipad电子读物《寻龙》 、为自闭症儿童研发治疗辅助工具app应用程序《共享阳光》 、以及用多媒体方式展示中国美术馆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修复过程之后的又一次新尝试。
据彦风透露,该项目团队下一步将试图研发青花瓷制作工艺的数码交互程序,这也是运用新媒体形式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保护的重要步骤。
宣传部 吴琼/整理
2012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