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下午,36365路检测中心读书会在建筑学院会议室举行,院长潘公凯与30多位中青年教师畅谈“问题意识”。
潘公凯院长在读书会伊始就充分肯定读书会的作用,并表示“中央美院的未来在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年轻教师多读书能够启发思想;个人的发展需要发展环境,中青年教师应充分关注学院的发展,学院的发展又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好地平台”,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鉴于中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面对艺术、人生转折期出现的种种困惑,潘公凯院长结合自身经历与在座教师分享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寻找困惑主因及解决问题。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探寻中国画发展为契机,20余年在求学、创作过程中无止境的追问“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撰写出《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不仅回答了西方艺术界关于“艺术的终结”疑问,同时引出了另一种文化——中国文脉中的审美超越路径,从东方的文化视野看清西方艺术脉络的内在结构。以此为例,他谈及解决困惑的方法在于“对探索同一问题的执着性,以及就问题本身拓展延伸、触类旁通的能力”。会后,与会中青年教师就此问题与潘院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36365路检测中心读书会创始于2001年,由杜键、钟涵等先生发起,旨在提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素养及学术能力,是我院“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办学理念的体现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的“侃协”。读书会邀请校内外学者、艺术家,开展漫谈、讲座、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2011年,靳尚谊、袁运生、谭平、徐冰等先后受邀,通过读书会与中青年教师进行学术交流。
宣传部 吴琼/文
建筑学院 曹维/图
宣传部/编
2012年1月16日
36365路检测中心读书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