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海老师的《海棠芳馆印存》于近日由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卷,王镛先生题签作序,共包括108方印章,汉印古玺,朱文白文,工整写意,传统创新,尽收眼底。每一枚印章都配有相关的印文注释,边款注释,原石照片及尺寸和材质说明,一目了然。这是徐海老师继十年前出版《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徐海》后的又一篆刻专作。
徐海老师号“大量”,斋馆号“半步斋”(图1)。“半步”意即艺术创作重在突破创新,领先半步已是难能可贵。徐老师擅篆刻、通书画,其篆刻早年学习顿立夫等,后又从秦汉印章、明清流派及当代大师的优长中汲取营养,自成风貌。作为当代书法篆刻名家,徐海老师毫不懈怠,不断积累,“每日一印”就是最好的例证。
11月27日,《海棠芳馆印存》在京举行了首发式暨研讨会,引起了书画印圈内专业人士、社会书画印爱好者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应邀到场的嘉宾有王镛、石开、李刚田、陈国斌等名家,会议由崔志强先生主持。
会上,各位专家集中交流了读印感想。比如“海棠芳馆”(图2)白文印章,印面给人温润可人之感,却又不失大气之风貌,线条两边光洁,不见慢修之痕迹。“持山作寿”(图3)在追求平正工稳之间又不乏狂放洒脱,用刀甚是果断爽利,可见作者对字法与刀法关系的独到见解。经过提炼的篆字结体与恰到好处的刀法相结合,别开生面。又如,“完伯易孺借山馆,牧父无闷破荷亭”(图4),该印文包含了六位大师的名字,是一幅对联,足见治印者文学修养。再如“愧能”(图5)、“负雅志于高云”、“不胜愁”、“骇俗”(图6)等,凝词用字雅致,再辅以篆刻艺术表现形式,回味无穷。荒率与理性,老辣与灵动,传统与创新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在徐海老师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棠芳馆印存》首发式和研讨会,不仅是徐海老师本人十年来学习书画印所得和对未来思考的专业汇报,更是大家齐座一堂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徐老师为人可亲可敬、平易近人,《海棠芳馆印存》不仅是他十年来篆刻艺术精品的汇集,更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新的想法和可能性,需要我们仔细解读,慢慢体味。
中国画学院 谷丽婷/文
书艺公社 贺进,谷丽婷/图
宣传部/编
2011年12月2日
《海棠芳馆印存》及内页
《海棠芳馆印存》内篆刻图
《海棠芳馆印存》首发式暨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