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36365路检测中心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36365路检测中心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学术委员会为青年师生办讲座 首场邀请费舍尔谈艺术
来源: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时间: 2011.11.21

2011年11月19日,学术委员会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量身定制的系列学术讲座的首场登陆我院美术馆国际报告厅。美国艺术文学学院及美国艺术科学学院双院士、享誉世界的美国油画家和雕塑家艾瑞克·费舍尔先生以“谈艺术”为主题,围绕着自己的油画及雕塑艺术创作经历以及风格演变过程,阐述了他对当今艺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艺术发展自律性等问题的深刻理解。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孙景波教授在讲座前做了简短发言,希望在今后通过类似的系列讲座,丰富年轻师生们的视野,培养学术氛围。副院长徐冰主持讲座。参加讲座的不仅有来自不同院系的青年教师、研究生,还有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讲座开篇,费舍尔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每个艺术家都必须要经历一个解放之路,不仅是材料技法的解放,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头脑和心灵的解放。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成就,他将自己的艺术解放之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讲述:

1960—1970年代:这时期美国的写实绘画已经死亡,费舍尔认为具象写实并不重要,因为它与当下的现代艺术和现代生活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联系,并不能反映现代社会问题。

费舍尔早期的绘画叙事性很强。在纸上作画时,他总是不断的向自己提问问题,然后再在之前所绘物象上覆盖一张白纸画下自己所给出的答案,然后再次向自己提问,再次覆盖绘出答案……正是这不断的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使得费舍尔创作了大量系列性的绘画,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故事。另外,在题材选择上,费舍尔反对当时盛行的“震撼的”、“哗众取宠的”内容,而是倾向于表现普通的、日常的题材。并且他还探索一些日常而又禁忌的社会性创作题材,例如他创作的一些反映少年性启蒙、男女关系、偷窃行为等话题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1980年代末:费舍尔将这时的艺术创作称作是回归的时期。他将早期纸上绘画转变为油画,将照片上的人物搬上画布。与在纸上作画一样,他还是不断的向自己提问,然后用新的布面绘出答案,然后再提问,再绘出答案。问题是中心,答案作为背景填充于画布之上。此期间的印度之行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异国感和神秘感,回国之后他便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异国情调的作品。此外,去法国南部的旅行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他认为沙滩上惬意的裸体或半裸体,其身体语言本身就具有社会性。据此他创作了五幅系列女裸体的作品,他认为在这组作品中存在着两个时间维度:一是裸体女子在房间中来回找寻的动态;一是女子蜷缩、直立、又蜷缩的身体语言,这本身就是生命历程的象征。

1990年代中期:费舍尔认为罗马是思考时间、感受生命的好地方,于是他去罗马找寻生命的意义(这或许与其父亲不久前的去世有关)。在这里,他创作了一系列描绘房间的作品,在这系列作品中,房间中的床和椅子是不变的,而画面的主角——人则变来变去。就如旅馆的床和椅子一样,它们见证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历程。另外,费舍尔作画时将观者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在他看来,一旦观者的位置被设定,那么艺术家、作品与观者之间在美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关系和意义就被确定下来。

2002年,他在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一个空间内做过一次展览。首先,他在这个房间内放上一些家具,然后雇请两个演员穿着各种服饰在里面活动,给他们拍照,回到纽约工作室再将照片上的人物绘成油画,之后将油画拿回那所房子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展览。所有的作品都是围绕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展开。

对于摄影费舍尔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摄影将生活切成了一片片很薄的画面,每个切面都是持续动态中的一个瞬间,有一种失衡感,而当它们组合起来时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

此外,费舍尔还展示了一组雕塑作品。这是他为911一周年纪念展所创作的,在作品中他对生命和人的意义进行了追问。此前多数反映911事件的作品都是基于对世贸大厦建筑悲剧性的哀悼,而费舍尔将人们的视点转移到人类生命的脆弱性以及生命与现实的关系上来,影响十分深远。

讲座之后徐冰教授对费舍尔作品中所反映的美学和现实意义做了总结,并表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随后,台下听众就讲座内容,踊跃提问发言,费舍尔先生都一一做出详实而具启发性的回答和解释。

人文学院 张慧/文
宣传部 徐新立/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1年11月21日


主讲人美国油画家和雕塑家艾瑞克·费舍尔先生

孙景波教授致辞

徐冰教授主持讲座

座无虚席的报告厅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36365路检测中心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