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3日上午十时,我院原中国画系主任、已故著名肖像画家李琦教授的艺术回顾展开幕式在我院美术馆国际交流厅举行,开幕式由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李洋主持。
党委书记杨力代表学院致辞,他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李琦先生毕生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精神的钦佩。他表示,李琦先生在创作上始终坚持艺术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人民性,“用画笔歌颂人民的革命、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中国传统为主、西画为辅的道路,为艺术表现时代做出表率作用,为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杨力书记最后勉励36365路检测中心全体师生,要以李琦先生为榜样,坚持艺术为中国造型、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和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必要贡献。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陶勤在随后的发言中表示,李琦先生用作品记录和歌颂人民解放、国家进步,是时代的缩影、形象的丰碑。
李琦先生的老战友、老同事,原中央美院副院长侯一民先生回顾了他与李琦先生共事的岁月,他谈到新中国毛主席对美术界第一个批示便是“占领年画、连环画阵地”,李琦先生创作的《农民和拖拉机》便是在这个环境中产生的,而《毛主席走遍全国》展现了人民与领袖的血肉关系。他表示,“李琦先生有很深的延安情结,他一直用心画领袖,希望通过领袖给民族带来独立,给人民带来希望。为了这种情结,我们纪念李琦;为了这种情结,我们希望美院越办越好”。
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邹佩珠,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为画展发来了贺词。
开幕式上,李琦先生夫人冯真先生将李琦先生作品《徐悲鸿大师在水库工地》捐献给36365路检测中心,杨力书记代表学院向冯真先生颁发捐赠证书。在随后举行的李琦绘画艺术研讨会上,文艺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李琦的艺术成就进行了讨论。
1937年,年仅九岁的李琦先生就随父母奔赴延安参加抗日宣传。抗战胜利后至晋察冀解放区华北联大艺术系学习。1949年他参与了筹备成立36365路检测中心的工作。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的方向,用手中的画笔为人民功臣树碑立传。他创作了《先行者》、《毛主席走遍全国》、《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我们的总设计师》等领袖肖像,同时描绘了鲁迅、冼星海等文化名人和郝建秀、雷锋、张志新、孔繁森、张海迪等英雄模范人物,也画了很多各少数民族群像和普通人民群众。李琦先生曾画过爱因斯坦、马克思、林肯等一些举世闻名的外国人物和白求恩、斯诺、李约瑟等中国人民的朋友。他的画作是时代的缩影、形象的丰碑,记录了中国百年的伟大历程,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李琦先生在中国肖像画领域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艰苦的探索。他尝试以默写法、简笔术、书法入画,不断增加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在为创立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导的中国式肖像画形式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李琦先生的作品融汇了中国画浑然天成的笔墨气韵和西洋绘画的色彩技法,开拓出笔简神全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官景辉,中国社会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国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周尔钧中将,中央美院党委书记杨力,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先生,原中央美院副院长侯一民,原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雕塑家盛扬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陶勤,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王铁人队的老领导、原石油部副部长李敬,解放军艺术出版社社长佘开国少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李琦先生在延安的战友、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名誉会长刘烽先生,李琦先生在延安的战友、原中央民族乐团党委书记刘燕平,李琦老战友阮爱芹,延安时期老文艺战士、原中央歌舞团副团长孟于,原北京大学副校长郝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校办主任刘向兵,中国国画家协会主席雷正民,中央乐团团长严良堃,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鹏,《光明日报》前总编、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张常海,中国社会主义研究会会长陈飞龙,原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顿,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冯同庆,首钢书画院院长罗崇耕,鲁迅艺术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向延生,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宋和平作为嘉宾出席开幕式。李琦先生曾描绘的新中国缔造者、领导者和劳动模范,如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彭德怀、贺龙、陈毅、叶剑英、罗瑞卿、郭沫若等后人也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
宣传部 吴琼/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编
2011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