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2日,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在深圳观澜牛湖大水田古村落开幕,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长江、深圳文联主席董小明,深圳市等领导以及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作为“2011中国版画年”重要活动项目,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对本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十分重视。本届双年展初评和复评评委阵容也为历届最强,由美国、比利时、日本以及中国的顶级版画家组成,评委的艺术成就较高。我院副院长谭平教授,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教授担任复评评委,版画系康剑飞副教授为初评评委。
此次双年展全球征稿活动从去年8月开始,至今年2月25日结束,共收到81个国家和地区1991位艺术家的3697件参赛作品,创下了创参展国家数量、参与艺术家数量、参赛作品数量三项世界之最。评选结果于4月9日公布,共有248件作品脱颖而出,入选本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我院版画系副教授李晓林、版画系在校研究生张一凡、王霄、赵金秀的作品均榜上有名。
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作品评选现场,副院长谭平教授,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教授,版画系康剑飞副教授担任评委
版画系副教授 李晓林作品 《幸存者》
版画系08级研究生 赵金秀作品《南湖公园》
为配合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举办,提高双年展的学术氛围,第七届文博会观澜版画基地分会场期间同时举办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外围展。外围展由双年展策展人,我院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教授策划,邀请我院副院长谭平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教育中心主任陈琦教授,版画系第六工作室主任康剑飞副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媒体艺术系陈小文教授,职业艺术家黄洋五位艺术家,就版画语言拓展及版画艺术创作等,从影像、装置、行为等方面,结合观澜版画基地客家古民居,进行多角度专题创作,并在双年展期间展出,为本届双年展增添了新鲜的元素。
陈琦教授的作品《时间简谱·无去来处》展示实体是一个8米×6米×3米的大型空间装置,运用其特有的造型元素——“虫洞”对屋顶进行镂空处理,作品包含陈琦对“时间”、“存在”本身虚与实、有形与无形之间关系的思索。观众可以走入这间类似小房子的空间,在阳光下,感受光影变化带来的美妙视觉体验。
康剑飞副教授的作品《观看黑鸟的方式——观澜计划》将创作者原有的“版”制成彩色贴纸,与宝德玩具厂的300名打工者合作完成了200多件调查表格,从中选取72件贴纸调查表(展线原因),作为展品。在这里艺术变得无形,变成了创作者与工人们共同经历一次艺术活动的过程。
“2011中国版画年”项目包括多个国际大型版画展览活动、论坛,以及“中国版画进万家”群众性版画推广活动。为纪念中国新兴版画诞生80周年,此次“2011中国版画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版画活动,以期提高大众对版画的了解,推动中国版画发展,加强国际版画艺术交流。
宣传部 吴琼/整理
201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