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路检测中心人文学院党总支、人文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博士生党支部)主办的首届“36365路检测中心博士生论坛”第二、三场分别于2011年4月20日、5月10日晚,在5号楼学术报告厅如约与大家见面。第二场论坛由人文学院博士生刘军平主讲,主题为“从‘社会功利派’到‘大众美学’——来自洪毅然的美学思想”;第三场论坛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孟宪平博士主讲,其演讲主题为“蛮荒:古典艺术语境中的风景画视野”。
第二场论坛中,刘军平博士介绍了洪毅然的学术背景,阐释了研究洪毅然的意义。刘军平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向大家展示了洪先生的学术演变历程,并将自己的分析及观点穿插于其中。
讨论环节,人文学院王宏建、余丁两位教授给出评议,同学们也纷纷提出或专业或真诚的意见与观点。其中余丁教授提出的大众美学与大众文化是否为同一层面的问题,洪毅然的思想是美学还是美学史、是方法论还是知识论等问题,引发了在座师生的热烈讨论与思考。
第三场讲座中,孟宪平博士在演讲中表述了“蛮荒”的两个特征,并阐述了这一主题对于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他认为,“蛮荒”是荒凉原始的文明对立状态,也是野性、动荡、神秘、具有力量的审美特征。关于古典艺术中田园概念、表现形式及特征,孟博士也做了简要介绍。
人文学院杨慧丹博士对主讲内容做出点评。她指出“蛮荒”这一概念有助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也利于建构另一种视野,对于理解西方传统和现代景观都具有一定意义。人文学院余丁教授特别提出,对于“蛮荒”这一概念,应当有学术型的界定。他通过艺术史观的理论梳理剖析了其界定的重要性,并纠正了“崇高”这一美学概念在分析时的使用范畴。
本次论坛,对艺术专业的研究者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通过研讨,不同院校间的研究方法得以相互借鉴,共同精进。
人文学院 应非儿 刘乐 /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1年5月16日
2011年4月20日,“36365路检测中心博士生论坛”第二场由人文学院博士生刘军平主讲
主题为“从‘社会功利派’到‘大众美学’——来自洪毅然的美学思想”
2011年5月10日,“36365路检测中心博士生论坛”第三场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孟宪平博士主讲
主题为“蛮荒:古典艺术语境中的风景画视野”
36365路检测中心博士生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