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院力量:36365路检测中心当代造型艺术展”在广州时代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的开幕专题讲座——刘小东《我的行动》在广州朝天路小学礼堂举行。
讲座开始,一部由台湾导演侯孝贤拍摄的纪录片《金城小子》把一个真实、朴素、较劲的刘小东展现在大家面前。影片记录刘小东在家乡小镇金城的生活和创作过程,呈现了刘小东几十年的心路历程。从影片中,大家深切感受到这位身在“京城”的艺术家,心却永远系在自己的家乡“金城”。
纪录片《金城小子》播放之后,刘小东将自己近10年的创作历程与听众分享,他选择的室外绘画主题从大陆的军人到台湾金门的民兵;从03、04年三峡的两次创作到西藏青海,再辗转到玉树画天葬;从06年的日本户外画风景室内画人物到08年意大利画13个市民;从对美国校园暴力的反映到09年去古巴画的《裸体黑玛哈》;从今年北川画的七个女孩到宜春港口七个小男孩,再到家乡金城画国营工厂的八个人。 “我觉得敞开自己也许就是对别人的贡献,通过跟青年学生一些交流,对他们目前的困惑、积极性、立志可能有点益处,我的体验,我走过来的路,可以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刘小东如是说。
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刘小东总结道,“有时绘画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当代艺术家应与社会加强联系,当今社会是急速变动的社会,整个社会就像一幕戏剧,在这个大戏剧里艺术家不应缺失。虽然我们无法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凝视自身的发展,用作品让更多的人冷静下来,寻求一个更加合理、善意的社会关系。”
当学生提问刘小东为何选择户外具象绘画这种方式时,他谈道:“实际上这是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到户外绘画要应对许多变化,这能使自己的脑子经常处于亢奋状态。走出去,很多困扰的东西都迎刃而解。具象绘画有形象,形象有很明确的指向,很适合去表达内心的感受;抽象绘画更多与视觉、情绪、心理活动有关,我们要多元地去发展这个社会,艺术的样式会随着潮流的变化,有些是主流,有些是边缘,但是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每一种艺术形态都应该是平等的。”
整场讲座幽默、轻松,刘小东与听众分享的每一个感受和体会正好解读了小学礼堂外醒目的标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聆听本次讲座,学子们受益匪浅,从刘小东的经历中得到深刻的启发,获取经验。这位自称永远都是“金城小子”的刘小东,其所言所行如同《金城小子》记录片一样还在听众的脑海里不断回放,激励这些学子们去追求关注社会,超越自我的艺术梦想。
http://www.cafamuseum.org/cn/Seminars/SeminarsDetails_jz_111
美术馆 董慧萍/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 吴琼/编
2011年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