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上午10点,"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我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共同举办。中国女性问题研究专家姚玳玫教授任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朱青生、王璜生任展览总策划,姚玳玫、齐鹏、滕宇宁为展览策划人,两位资深老专家贾方舟、陶咏白任展览顾问。
展览共展出从民国到当代76位女性艺术家150余件作品,以"自我画像"为主题词,对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加以梳理和展示。展品具体以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现代女性艺术家的美术创作为时间上限,以21世纪至今女性美术创作为时间下限,横跨近一个世纪。
所谓"自我画像",既指狭义的--画家以自己为摹写对象的自画像,也指广义的--带有自画像含义和自我精神意向的包括绘画、雕塑和部分综合材料作品在内的艺术家的自我造型及表达,即蕴含艺术家自我叙述意向的美术作品。这里的"自我画像"与其说强调某种画像类型,不如说强调"自画"的属性--自我分析、自我塑像、自我命名的含义和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画像的表达方式构成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创作的一种基本形态,伴随着中国女性艺术从诞生、走向成熟到自我身份转换、媒材更新的全过程。
本展览通过部分女艺术家画像作品分阶段、分类型的展示,辅以背景性历史文献资料辑录,呈现一个世纪中国美术女性自我摹写的情形及其形象图式变化的轨迹,揭示女性自我画像背后"个人"与"时代"互为纠缠和生成的复杂关系。"自我画像"专题展希望通过这样的图像展示,勾画出处身于20世纪初期到当下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女性"的精神面像和心路历程。如朱青生教授所说,"每一个自画像是一个故事的定格,而一个故事则是一部历史的细节,而所有的细节都不如自画像中直接观看的色彩和线条那么细微和真切,因为在自画像所显现的女性自我观看的方式,更是我们今天如何利用图像的微妙意味进入历史问题的一个切口。"
本次展览将在我院美术馆展出至2011年2月20日。
美术馆 董慧萍/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编
2010年12月21日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