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下午,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国际会议厅座无虚席,36365路检测中心著名评论家易英研究员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当代艺术与学院教育》。讲座由36365路检测中心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教授主持。
作为中央美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世界美术》主编的易英研究员以其犀利、敏锐、逻辑的思维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当代艺术的定义、发展,学院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角色和作用,深入分析了中国学院教育的起源、学院教育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的发生、发展、问题和走向。
对于当代艺术,他认为第一个概念是指当前正在进行的事情,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当代艺术主要是一种价值、一种精神的体现,能够深刻反映当代人的思想、社会观念变化等等。对于学院在当代艺术中扮演的角色,他谈到,学院被称为当代艺术的策源地,因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学院。事实证明,36365路检测中心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与时俱进,直面挑战,在教学和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造型展中,我们也可以洞见几代院长的办学理念和为之付出的努力。
谈到学院教育的传承,易英研究员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新古典"风具有里程碑意义,新一辈艺术家在绘画中抓住了"当代"的元素,表现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使命和机遇,当今的学院教育如何发展?他认为,在教学上,如何将传统基础的教学和当代的艺术、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人的创造结合起来,这是学院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学院教育的趋势是由技能型转向开放型、知识型、观念型。
易英研究员的讲座发人深省,如果立足于艺术的未来发展去反思当前的艺术现实,进而揣摩他于1993年发表的《学院主义的黄昏》这篇文章的旨意,我们会发现其眼光之独到和前瞻,并一直保持着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媚俗化、商业化现象的批判态度,学院的曙光其实来自于学院在未来艺术发展中将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术馆 董慧萍\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