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下午3:00"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三层金色大厅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陈希主持。教育部、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等单位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司局负责人、获奖者代表参加了会议。我院获奖者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教授参加了颁奖大会,同时36365路检测中心副院长徐冰、学术科研办公室主任宋晓霞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尹吉男教授的论文《明代宫廷画家谢环的业余生活与仿米氏云山绘画--中国绘画史知识生成系列研究之一》,在全国各高校共报送的各类成果5000余项中脱颖而出,获得艺术学类成果最高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是继2006年金维诺教授、乔晓光研究员分获二、三等奖项以来,我院科研成果又一次获此殊荣。
本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经过严格筛选、多轮评审,648项研究成果最终胜出,其中一等奖3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392项,成果普及奖13项。该奖一般每3年评选一次,是为表彰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而设立的奖项。它是我国数千所高校激烈角逐的国家奖,代表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最高水平。
刘延东在出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时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关系到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当前,我国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与颁奖大会同时在人民大会堂三层南过厅举办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60年成就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该成就展是教育部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对60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进行的全面总结、展示和宣传。我院报送的标志性科研成果"金镶玉"入选该展,成为唯一入选这一重要国家级展览的艺术高校。
科研办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