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0年8月12日,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在这一重要时刻,2011年世界大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和火炬设计方案面向全球发布。我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薛梅所设计"海之心"大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及万力所设计的"虹"大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展示在了公众面前。
奖牌历来是体育赛事最闪亮、最精彩、最易得到关注的部分之一。此次奖牌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本届大运会主体育场的建筑结构与水晶质感。奖牌基本形态呈现了水晶的晶体结构意向,采用立体雕塑感的形式通过多角度的折线与体面变化与主体育场建筑风格交相辉映,体现出折射光辉、映照四方的容光与璀璨。更具匠心的是,奖牌折面上镶嵌有波浪形的五彩螺钿,似海水掠过沙滩,留下海洋的印记,深圳的记忆,故以"海之心"名之,诗意地体现了深圳海滨城市的地理与人文特点,以及世界的大学生运动会所特有的青春气息与活力。
火炬设计方案"虹"设计灵感来自于深圳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以会徽圆点切片为基本元素建构火炬基本形态。每个椭圆形切片使用大运会色彩,以红黄为主色,体现阳光的色彩,寓意青春与圣火的色彩。其余多彩的切片象征着地球各种肤色、各种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欢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深圳的运动时光。椭圆形、彩色切片可以任意旋转,使得"虹"可以呈现出各种造型。每一位火炬手都可以随意旋转、调节出自己喜爱的火炬形状,这就意味着每一位火炬手和他的火炬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可以创意无限,这就是深圳,这个中国最前卫、开放、最富创意的城市所具有的开拓精神。火炬"虹"彻底打破既往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各类运动会火炬设计的设计观念,一支可与火炬手互动、造型百变的火炬改写了火炬强调单一造型的历史。
火炬与奖牌的设计与大运会会徽、主题口号、吉祥物等视觉符号相得益彰,充分展示深圳"设计之都"、"创意之都"的城市精神与专业水准,为世界大运会历史增添绚丽而富创意的一笔。这是我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自2008年奥运盛会华彩落幕后,通过自身积累的宝贵经验与积淀的设计管理实力赢得自身价值的再次实现。
我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初,是经北京奥组委同意、由学院设立的一个旨在创造北京奥运良好艺术与人文环境的艺术与设计学术研究、创作及咨询服务机构,是继悉尼、雅典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奥运艺术研究机构,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设在高等学校中的非商业性、非盈利性的奥运艺术研究机构。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艺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北京奥运会核心图形、门票系统、注册卡等项目设计工作、奉献了公众所熟知的北京2008奥运会奖牌"金镶玉"、以象形文字为原型的单项体育图标"篆书之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一结束,中心就承担起了深圳2011年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形象景观项目,并成为首家通过深圳市政府采购平台,进行政府公开招标而中标的设计单位,在多家专业设计单位中以雄厚的学院背景,专业过硬的设计实力脱颖而出,并多次赢得多个形象景观项目的竞标成功。
迄今为止,除"海之心"和"虹"之外,中心先后完成了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体育图标设计、色彩系统设计、核心图形设计、指示系统设计、城市景观等设计项目,并制定了《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会徽规范管理》手册、《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核心图形使用指南》手册、《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体育图标》宣传手册、《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体育图标使用指南》手册、《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视觉形象管理》手册、《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指示系统应用规范》手册、《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出版物形象应用规范》手册、《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吉祥物使用指南》手册等。
在顺利完成了多个设计项目的基础上,中心与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完成的设计项目也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及国际大体联的首肯。奥运艺术研究中心不仅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更在运行中坚持将设计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与科研内容中,积极探索艺术与设计教学、科研活动的各种方式与可能。服务社会、支撑国家形象,为该中心"后奥运"时代的"产学研"一体的科学化教学拓展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奥运艺术研究中心 文\图
"海之心"奖牌正面 |
"海之心"奖牌背面 |
火炬设计方案“虹” |
大运会体育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