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晚上,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潘公凯"艺术的边界"专题讲座在我院美术馆国际会议厅举行,讲座由36365路检测中心副院长徐冰主持。现场座无虚席,参加今晚讲座的除了院内外师生,还有很多艺术界的同仁及闻讯赶来的媒体朋友。
此次讲座是"错构•转念--穿越杜尚"潘公凯观念艺术展活动之一,其目的也是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解读作品,引发大家对"艺术的边界"的问题深入思考,如潘院长所说:"如果大家对艺术边界这个理论问题完全没有了解的话,可能对我的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能完全理解。"
徐冰教授在发言中说:"艺术的边界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事实上我也是第一次深入了解潘院长这样一些思想。潘院长是艺术家,同时他的思想能力和他这种思维的习惯远远超过一般艺术家,所以他的这些理论引来国际上最重要的思想家的关注。我认为好的思想家,必定是思维能力非常强的人。潘院长的讲演,除了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以外,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学习优秀艺术家的一种思维和他对待工作、对待事情、对待艺术的一种态度。"
在讲座中,潘院长首先讲述了"艺术的边界"问题思索的由来和意义,继而对"错构•转念--穿越杜尚"展览的题目及中西文化的两种文脉作了阐述和归纳。早在1984年到1987年间,美国的哲学家阿瑟.丹托和德国的美术史家汉斯.贝尔廷将"艺术的边界"问题理论化,问题的提出与杜尚的《小便池》和安迪•沃霍尔的《布里诺盒子》相关,由此,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边界被逐步模糊和打破,这种现象导致"艺术终结"这样一个理论命题的出现,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潘公凯教授认为,20世纪的美术研究其实有特别大的两类问题,一类是艺术语言的纯化,另外一类就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时至今日,中国艺术处身在中西古今多维度的矛盾与张力之中,艺术的边界问题已经深刻地关系着中国艺术以至全球艺术的发展前景。
潘公凯教授结合1995年在《新美术》第一期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再次阐述了他艺术观点,他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态的构成,是一种非逻辑结构,他把这种非逻辑结构称之为错构。艺术品的必备的二个条件是"错构+属意",而"错构"大致分为三种:内部结构上非逻辑性的"错构";与周围环境的非逻辑性"错置";时间上的非逻辑性的"错序"。"属意"则是艺术家的"非常态"的意图或者叫做非逻辑的意图。"错构"都是对现实的阻隔、否定和孤离,不管是错构、错置、错序,都是错误的时空结构。他从原始艺术到古典艺术再到现代艺术论证了"错构"作为艺术方式与"常态"生活的区别,无论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还是杜尚的《小便池》,以及波依斯的行为作品《导向与1974》都是"错构"的呈现,并指出"错构"与"转念"是西方与东方两个文脉中对艺术的不同的判断方式。"错构+属意"的观点正好回答了《艺术的终结》的作者丹托提出的"何以是艺术品?"的问题。另外,潘院长认为人类的艺术史实际上是走向非常态的一个历程,这个历程恰好回答了《艺术史的终结》的作者贝尔廷提出的"艺术究竟是否有一个发展的历史?如果有,那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对于中西艺术的两种文脉,潘公凯教授认为,在西方的文脉当中,艺术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美",这种"美"是对象化的、物质化的一个东西,重视的是物质化的作品,是"用常态的眼去看非常态的生活"。在中国的文脉当中,艺术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审美","审美"是一个主体化的,内心化的过程,重视过程化当中的体悟,是"用非常态眼看常态的生活",它的基本特征是"转念",何为"转念"?潘公凯教授只是借用了禅宗的一句话,人生的三个层面分别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第一个层面和第三个层面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当中多了一个"转念",就是一念之差。所以这个展览取名为"错构•转念"。
潘院长解释说:"在大球里面做的飞行器,从西方文脉来看,这是标准的装置作品,因为它具有典型的错构结构,但是在中国文脉来看,这个只是作品的包装,这个作品是指人生,人生已经过去了,时间已经过去,它留下来的痕迹,留下来的包装可以展示。" 展览中的一个标注"This is my work,这不是我的作品"也暗示了两种文脉、两种叙事方式这样一种矛盾和悖论。作品处在这样一种矛盾和悖论之中,又是一个交界点上,故展览的副标题为"穿越杜尚"。
通过潘院长对"艺术的边界"这一问题精辟而细致的论述,让听众对展览的四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演讲结束后,潘公凯院长非常机智和学术性地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提问,并就此对"艺术的边界"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潘公凯院长的回答引起在场听众阵阵的掌声,启发了大家从多种维度对"艺术的边界"问题加以思考。
徐冰教授最后总结说,"我觉得今天晚上非常美好,院长和同学直接对话,探讨这么严肃和深入、有意思的问题,是我们好长时间没有想到的艺术的核心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启发。讲座的重要意义在于寻找和建立我们自己一个话语方式和结构,这是我们真正的一个目的和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今晚12点之后‘世界杯''就要开始了,今晚的讲座可以说是一个思想交流的‘世界杯''。"
美术馆 董慧萍\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