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自今年二月始,我院雕塑系受有关部门邀请参与新中国60周年庆典天安门广场民族柱的设计工作。雕塑系教师萧立、胡泉纯、研究生王器宇共同设计创作了民族柱方案及其实施办法。
根据要求,天安门广场56个民族柱的设计体现要体现国庆庆典的盛大、喜庆、庄重。设计之初,创作人员认真研究了从古至今的各类柱式,综合分析了现场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挑战在于,民族柱既满足庆典的要求,又与天安门广场空间环境相协调。为此,他们从造型、色彩、纹饰诸方面反复推敲,提出以人民大会堂柱廊立柱为基本原型,将柱头上沿适当外扩,调整并严格控制柱头、柱身、柱基的比例,柱式造型既有民族风格又有现代雕塑的美感。中国红及金色的运用烘托了节日盛大、喜庆的氛围。为满足白天游行及夜晚联欢会的视觉要求,设计方案从表现手法及材质曾经极其丰富,有高点统一浮雕、内发光等设计,但所需经费庞大。根据有关部门领导意见及节俭经费的需求,制作部门56根民族柱柱身分别定稿为各民族图腾及歌舞形象。
萧立老师等设计人员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综合各项因素对于方案的可实施性、安全性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缜密的设计。通过多批次的设计图纸及模型来验证最终理想的实施效果。设计成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一致首肯。实施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整个设计过程得到雕塑系吕品昌、王少军等领导及院内广大员工的大力支持。
(文/图 王晓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