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会在继续教育学院举行,党委书记杨力、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董长侠、谭平、徐冰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书杰以及吴守锋、吴雪等教师一起进行了座谈。会议由学院办主任殷小未主持,学院办、组宣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会议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继续教育学院目前的办学情况以及发展的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书杰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层面汇报了学院发展的整体情况,自04年成立以来,依托美院办学优势,秉承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在重视专业特色教育的同时,加强文化修养,依法规范,稳定地良性发展。目前有学历生996人,非学历生556人,规模逐渐扩大,高质量的毕业展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现在稳步拓展,提高教学质量,创立品牌,争创全国同类教育之首。
潘公凯院长肯定了继续教育学院在条件艰苦又比较边缘化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他认为在国家政策不断变化、生源背景复杂的大环境下要办好继续教育十分不易。一方面,学院要继续保持"船小好调头"的办学特色,在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和学科课程的相对稳定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注意总结和提高,在教学方法上深入进行探讨,形成起领头作用的特色专业;另一方面,继续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高精尖,强调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值得进一步进行强化训练,行业中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正是目前国家急需的。目前企业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设计"转型,中小型企业设计力量少得可怜,在此领域我们要发挥作用,设计方面想办法更符合产业的需要,是大有可为的。在产业转型方面发挥作用,考虑与一些行业协会建立联系,直接面对市场的需求效果更好。
杨力书记谈到了成人高等教育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认为规范教育是必须强调的。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讲,继续教育学院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认真梳理和总结五年来的办学经验,研究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国家提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观念发生改变,要发挥我院学科和师资特色,满足社会上对高质量美术教育的需求,做好会有成效;在形式上可以考虑,"大众+精英"的模式,要做市场调查来确定,稳定发展是前提。
会议还就建立立体式非学历教育机制、引进社会培训教育、教学空间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文/图 王晓霖 / 宋曼青)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