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会在城市设计学院举行,党委书记杨力、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董长侠、谭平、徐冰与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诸迪、副院长王中、徐仲偶及广大教师进行了座谈。会议由学院办主任殷小未主持,学院办、教务处、组宣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会议围绕城市设计学院的发展现状、未来走向以及燕郊校区新专业筹备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讨。
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诸迪认为学院的发展是非常健康的,城设创办伊始的三个依据仍然存在,"城市、时尚、青少年"的主张未变,依靠特色求生存发展的观念也未变,几年来践行这些主张,至今看来仍然有创新性;创办之时的四个专业今年开始有毕业生,将在毕业生作品展结束后进行深入细致地研讨,梳理办学特色和以竞争为契机的生长性机制,积累学科人才,进一步加强拓展;他还着重谈到了制约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办学经费运行的困难,希望学院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副院长王中对这两个问题作了补充说明,强调了美院历史形成的三大特点是"学术氛围、价值观、使命感",美院人追求的是"品德、品格、品味",这是别的院校无法比拟的。真正的压力来自规模与教学的矛盾,广大教师必须十分地投入。副院长徐仲偶还详细汇报了燕郊校区家具产品专业的筹建情况;合作方北京市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军汇报了研发中心的筹备及运行情况。
潘公凯院长高度肯定了城市设计学院的稳定发展,指出"城市、时尚、青少年"的发展方向定位准确,是同类院校中找不到的特色,关键在于落实。几年发展下来已经初见成效。其发展方向与中国经济发展结合更紧密一些,成效将会更加明显;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沿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设计"的方向转型,对我们是个机遇。抓住机遇发挥更大的作用,特色就会更加明显,所以中国经济的市场份额也是城设需要考虑的。奥运会、世博会设计的成功,与市场结合的紧密,都说明我们思路的正确性,城设的优势正在逐渐显露出来,燕郊的新专业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另一方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寻找真正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在编制和经费上可以有特殊的政策考虑,在任的教师要加强培养,高标准严要求,终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收获,城设是个发挥作用的好的平台。燕郊校区的筹建工作要加快速度,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以保证九月顺利开学使用。
会议还就动画、书籍装帧专业的成绩、加强与市场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文/图 王晓霖/宋曼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