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会在雕塑系举行,党委书记杨力、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董长侠、谭平、徐冰、院长助理诸迪与雕塑系领导隋建国、吕品昌、孙伟、王少军、段海康及广大教师进行了座谈。会议由学院办主任殷小未主持,党院办、教务处、组宣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会议就雕塑系的学科建设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雕塑系主任吕品昌首先介绍了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和目前利好发展的形势,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首先要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与建设,雕塑系的材料、写实、观念三个方向,开启了多元的雕塑学科局面,也带动和引领了全国院校教学结构的设置与发展,目前需加强对本土雕塑体系的认识和研究;其次是人才引进和师资建设,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引进,尤其是面向传统及现代雕塑的理论人才以及公共艺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教学空间的紧张,制约发展,要进一步拓展。隋建国在发言中也指出要在全国保持学科优势,完善本土雕塑教学体系必须储备人才。王少军还从筹建雕塑学院的角度,畅谈了建立本土传统学科结构的问题。
潘公凯院长肯定了雕塑发展的思路,他认为理论人才的缺失可与人文学院协调,创办雕塑杂志之事与我院杂志社协调。在教学与学术方面,总体思路是多元的。他指出,一方面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是好的,另一方面,原有的本土基础部分不要放弃,是支柱,更要加强;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形式研究,包括观念与抽象的,以及本土雕塑语言,可以追本溯源,互相促进;材料是媒介硬件,观念是软件,这两者都需要加强;他尤其强调了中国本土的雕塑语言与西方雕塑的不同,在形式上是大可开发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
会议还就教学楼加层、雕塑学院的筹建、毕业生的创作空间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文/图 王晓霖/宋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