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院长首先介绍了全院以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调整,"要求办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对我院抓住机遇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他强调下面工作一是进一步稳定现有学科结构,调整到最好状态;二是把课程结构和质量调整到最好状态;三是把师资结构调整到最佳状态;工作要细致,要靠制度和规范来完善,越来越好。实验艺术时间短,但发展很好。在教学和学术思想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结合底层人民生活实际,方向把握准确,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从学术深层来说,实验艺术作为前沿,面临国际化、本土化的矛盾,也面临艺术本体自身发展的问题。如何在体制内办好实验艺术,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做出贡献,区别于西方实验艺术的反叛性功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实验艺术,是我们要思考研究的课题。
系主任吕胜中简要介绍了实验艺术在我院发展的源起和过程,通过几年的建设,先是确立本科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在思维、材料、语言上进行积极的探索,丰富表现力;尤其是通过教学评估,在提高教学质量基础上,坚持了学院的、学术的、理性的办学理念,实际上是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他以为中国的美术教育格局与世界不同,没必要按西方模式办教育,中国美术教育格局三大板块:传统写实、设计、实验艺术,我们一开始就有清醒的认识;学院的实验艺术,与社会完全不同,创办就有自己的特色,师生对艺术本体发展的探讨有非常自觉的意识。
潘公凯院长还对韩宁、胡明哲等老师提出的"心理疏导"、"建立学术共同体"、"视觉本体语言研究"等话题表示赞同,在深化阶段就是要将这些课程建立起来,从而走出一点中国式实验艺术的特色来。总体上他认为,实验艺术系坚持理性的、学院的、学术的办学理念做得不错,实验艺术学院化在西方没有做好。而我们目前处在一个好的发展阶段,且前景很好;另一方面还要将形式美的探索研究做好,不要学西方放弃形式美,中国书法形式理论做的很好,如果将形式美的研究推及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将是填补空白的工作,将形式美的训练作为方法和思考的途径教给学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会议还就学生文化基础弱,基础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以及教辅岗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图 王晓霖 /宋曼青)
实验艺术系调研会现场
实验艺术系系主任吕胜中向领导班子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