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九点,由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为组长,靳尚谊、王明明、张新建等领导组成的专题调研组一行20余人,来我院进行"美术创作和艺术品市场"调研。我院党委书记杨力、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谭平、副书记孙红培等院领导及各分院系领导陪同调研组先后参观了新美术馆名师捐赠展、石膏馆、中国画学院临摹教室、雕塑系、设计学院及建筑学院。参观完毕后,调研组成员与我院与会代表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了"美术创作与艺术品市场"座谈会。
座谈会上,潘公凯院长向全国政协委员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潘院长指出,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我院秉承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名家大师,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和有口皆碑的教学水平,担当起了中国美术以及中国美术教育领军者的角色。上世纪 90年代末,学院经历了一次艰苦的中转办学阶段,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决策,为学院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世纪初,学院抓住了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由一个以造型艺术学科为主的艺术院校发展成为设有六个专业分院、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美术院校,保持了适当的办学规模,教学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受到国际美术界以及美术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和国际知名美术学院皆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交流频繁,国际声誉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潘院长强调,学院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做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造型类学科要走出中国特色之路;设计、建筑学科要追赶世界最高水平,同时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城市设计学院要以中国城市发展潮流为基础,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人文学院要在西方现代理论、后现代理论体系之外,建构不同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设计学院院长王敏、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诸迪、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中国画学院毕建勋副教授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向与会领导汇报了各分院的教学实践成果以及国家重大题材的艺术创作情况。
针对艺术品市场这一调研课题,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作了题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现状与问题"的简要报告。通过对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徐冰、刘晓东、曾梵志等艺术家作品拍卖成交率和回报率的分析,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导致艺术品市场骤冷的特殊环境,余丁指出,国际当代艺术是一个生态圈,受控于博物馆、画廊、拍卖行、收藏家、批评家、策展人这六大环节。中国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存在一定泡沫,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艺术体制不健全,批评缺位,缺乏艺术标准,导致市场无序;价格成为衡量艺术的标准,拜金主义严重;二、艺术市场操作不规范,法制不健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角色互换或相互勾结炒作;三、存在市场做局和炒作,艺术品衍生为一种金融产品,成为国际洗钱工具。
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余丁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将会"重新洗牌",制度建设将是艺术市场所要面临的首要任务,相关环节不能缺位。国家应该把当代艺术作为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出台鼓励当代艺术发展的文化政策,政府应该出资支持当代艺术体制建设,主要在以下方面:1、对于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梳理和系统收藏。2、促进现有的国有美术馆的当代艺术收藏,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公共收藏系统。3、有计划地实施中国艺术走出去战略,系统宣传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以确立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4、出台相应的鼓励美术馆发展的捐赠免税政策和法规。5、尽快筹建一个国有的世界艺术史博物馆,让中国人了解世界艺术。
全国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作总结发言。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央美术美院近几年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通过座谈调研组收获很大,增加了对中央美院的了解,对艺术品市场的形成及运营环境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覃志刚常委强调,针对艺术市场的现状与问题,举办座谈会是必要的,希望今后中央美院与全国政协加强联络沟通,积极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大繁荣、大发展出谋划策。
宣传部 宋曼青 文
宋曼青 吕不 摄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