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2:30在36365路检测中心设计大楼7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国美术学院院长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潘公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当岐,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邱瑞敏。
座谈会就"当今美术院校如何在市场冲击下对美术事业的发展继续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美术院校的办学,学术研究,艺术转型"、"关于美术院校的评估办法"、"举办院长年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座谈会开始,潘公凯院长致欢迎词,指出这是一次自由的聊天,谈谈大家关注的,应该关注的,或者想关注的话题。潘院长认为十大美院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状况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与认可,与西方关注中国经济的腾飞是分不开的。外国文化界对经济的关注,影响到对美术界的关注。但市场化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素,潘院长担心"美术院校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一观点得到在座各位院长的认同。潘院长指出"美术院校应该是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不能让拍卖行说了算"。
韦尔申院长就如何面对西方当代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冲击,如何面对高速发展的艺术市场时,倡议各大美术院校在办学、创作、科研等方面应该有整体的形象与力量。李当岐院长提出了"面对现实,坚持传统,面向自己的国家"等几点意见。 邱瑞敏院长提议举办"院长提名展",为师生提供更多机会。
许江院长指出美术学院与美协等民间组织是有很大不同的,学院更强调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更重视学术思考,更强调理论研究。他对美术院校的发展予以了三点肯定:1.认为美术学院的本质是学科的深化与开拓,不只是单一的美术学学科,院校间的学科在转型,以视觉文化为主题的新学科(如,设计,建筑,数码媒体等)开始发展;2.校园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3.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强的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实力。但在肯定的同时又提出院校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评估的标准问题"是否能围绕美术学院特有的评估方式来进行;在为社会服务时,我们所做的东西被简单的当作娱乐文化来进行;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的共同的知识学基础是否会带来价值观的趋同,从而导致以西方的流行为标准。
潘院长认为"知识学平台"背后隐藏着危机,我们在进入西方的强势文化,强势经济之后,如何走出来建构我们自己的模式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他指出,20世纪的中国对传统文化只有批判没有转型,在这种背景下,美术学院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否则,中国拿不出属于自己的一整套东西。
姜陆院长倡议美术学院在办学上首要的是建构自己文化的自信心,立足自己的文化基点,立足中国国情做好自己的工作。杨晓阳院长认为"只有强大了,才有话语权"。他认为不能只追求"大而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办学,办出自己的特色。
徐勇民院长提出要在研究的角度主动跟进,不能被动地被边缘化;黎明院长强调"追一流",追自己所在行业的一流,逐渐唤醒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李当岐院长提议为自己找到评估的办法,许江院长倡议联合艺术类院校一起"呐喊",争取自己的评估标准。
在本此座谈会上,十大美院院长就今后继续"校长座谈会"的形式表示了肯定与支持,认为这种交流形式是必要的,更加有利于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
通讯员 金海慧
摄影 吕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