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
在美术界,靳尚谊这个名字颇有分量。
初次见到靳尚谊是在自己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当时我坐在最后一排,对靳尚谊这个名字没有太多概念,只是远远地看到台上坐着个瘦瘦的老人,心想他的名气一定很大。靳尚谊的言辞意味深长,给人感觉是个和蔼的好老头。也许这样形容他有些不礼貌,但这的确是我对这个大人物的第一印象——一个好老头。因为要搭乘飞机到南京出席一个艺术学校的活动,发言后他就在热烈的掌声中退场了。之后,我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个名字及他的经历,也因此了解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一群特殊的人。
这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时代,有几个名字在其中分外耀眼。
现在知道马克西莫夫的人很少,但在当时这是个神话似的人物。他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前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得者,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来华进行教学工作的外国艺术家,由他指导的油画训练班就是后来在美术界声名远播的"马训班"。当时的"马训班"门槛很高,学员由全国各地推荐,有相当的美术基础,能考入的人都是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靳尚谊是班上最小的学员,除了他和詹建俊之外,其他人都是大学老师,甚至是教授。当时从36365路检测中心进入"马训班"的有如: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前任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油画《塔吉克新娘》的作者)、詹建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的作者)、侯一民(人民币设计者之一,《青年地下工作者》的作者)。可以说,他们参与创造了一个美术时代,一个重新起步的美术时代。
1957年,詹建俊"马训班"的毕业作品《起家》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美术展览,获得铜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油画首次在国际上获奖。那时中国油画还很落后,"文革"之前的17年时间里,大部分都是基础性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乎没有现实主义创作,20世纪30年代曾有过一些美展,但从整体来讲,多人物的、情节性的创作在"文革"以前鲜有出现,《起家》是一个突破。靳尚谊回忆说:"中国美术史上,中国画是我们的传统,油画引进的时间很短,长期动荡的环境让油画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实际上,直到1955年中国才开始正规地研究油画的基础问题。现实主义创作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交的任务,1952年博物馆的筹备初期就提出需要一批历史画,之后在1956年、1959年又分别有两批大的创作,这三批创作促成了中国油画中情节性现实主义题材的出现。詹建俊在1959年创作了《狼牙山五壮士》,1961年创作了《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从毕业创作《起家》到1959年的《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在油画的情节性绘画创作中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了。"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油画的发展再次受到重创,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画家们开始重拾艺术创作,油画发展再次回到正轨。
1983年,中央美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上展出了一幅名为《塔吉克新娘》的肖像油画。这幅作品中的女人形象宁静优美,表情略带羞涩拘谨,作者运用了欧洲古典主义手法,显示的是侧光下强烈的黑白对比,轮廓明确,用色单纯而强烈,仿佛是画者在表达自己的坚持与思索。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油画正处在一个特别时期,是推崇现实还是着重表现,是突出技法还是强调思想性,这些都是大家普遍争论的问题,整个美术界也是徘徊在全盘西化还是油画民族化的十字路口。在这个转折时期,这幅肖像油画作品的出现如大雷雨前的闪电,让艰难前行的中国油画家眼前一亮,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评论家称《塔吉克新娘》是中国油画新画派--新古典主义学派的标志性作品;詹建俊认为:"《塔吉克新娘》是个标志,鲜明地体现了作者艺术追求的目标。"孙景波评价:"这幅作品产生在一个正在摸索的时期,大家不知道写实绘画该怎么走,写实绘画还会不会被看好,它给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幅油画的作者就是靳尚谊。
《塔吉克新娘》之后,靳尚谊又进入了新的思考领域,认为中国人画油画就必须有中国人的画风,研究如何将中国水墨与西方油画相结合。《青年女歌手》就是这样的尝试,在创作中融入了北宋范宽的山水技法,并一改欧洲传统的顶光、侧光、半侧光的方式,采用平光处理,把欧洲的绘画技法和宋代山水、现代人物融为一体。有评论认为,这幅作品在吸收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后他又画了一系列作品,如《孙中山》等,建构了他肖像画的里程碑。靳尚谊回忆说:"当这一批古典主义画风的作品完成后,反映强烈,一个学画的人说:‘您的画气很贯通,气韵很足。''这使我很有感触,忽然想起董希文先生在看油画训练班毕业创作《登上慕士塔格风》时说:‘你的画气不贯。''为了这句话,为了董先生的教诲,我努力拼搏了近30年。"
靳尚谊经常说自己没什么才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能比较冷静、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成就是有限的,但是没有办法,这个时代只能做到这样,不能超越。"何止是他一人,那一代人做的很多就是"基础性的小事",也许他们真的就喜欢做这些小事,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小事做得好一点,不就行了吗"。如今,这些老一辈的画家们年事已高,然而其创作却一直没有间断过,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对艺术的敏感。就像靳尚谊所说:"就算有一天画不动大画了,也要画小画。"
靳尚谊、詹建俊等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一个美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