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三点,姚璐新山水个展《遮蔽与重构》在北京798百年印象摄影画廊隆重开幕,出席开幕酒会的有各院系领导、师生以及众多中外知名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场面十分热烈。
姚璐这次展出的系列作品,运用高超的数码技术,以今天的北京到处可见的一堆一堆由绿色防尘布所遮掩的建筑材料为素材,往上添加少许亭台楼阁与小舟,拼凑成一个个看似精心构思的青绿山水画面。但细看之下,却会发现还有头戴安全帽的当代民工行走于青山绿水间,骤然显出某种时空上的不和谐,同时影射出城市中处处都在大兴土木的现实。
"防尘布"是姚璐捕捉到的当代中国的新符号,由绿色防尘布构成的景观,喻示着一个城市的命运,成为了城市的新象征符号。在姚璐的画面里,绿色所遮掩的,以及它所无法掩蔽的,这两者所形成的一种紧张关系。这是一种掩盖与暴露相持不下的张力状态,而这种状态,似乎正好是中国目前的现实。从这里我们获得的启发是,遮掩就是现实的本质。现实如果没有遮掩,现实本身就没有魅力可言,而生活本身也将失去想象。这层道理,是以姚璐所呈现的破绽百出的美来提示的。
姚璐的这一系列作品"机智地"挪用了宋代绘画的风格。他与传统对话,醉翁之意却是在当下现在。他希望能够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看到他对于现实的一种看法。他的挪用,贯穿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立场,同时又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挪用。这种挪用不仅激活了传统,更重要的是激活了现实,激活了人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与想象。姚路与传统的对话并不仅仅停留于用自己的实践对传统做出一种评价,而是通过与传统的对话发现与建立跟当下现实的新关系。他的意义在于,发现与现实重新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居然在于传统之中。当代艺术为了什么目的而挪用?把玩甚至玩弄传统当然都是可以的,但如何通过传统与现实发生并建立起一种联系,这是姚璐的实践给我们的新启示。姚璐的实践也表明,挪用不是一种停留于表象与表面的影像游戏,而是一种寻找更深地介入现实、深入到表象背后、争取自我表达的更大自由度的新利器的过程。
顾铮\文 吕不\图 宋曼青\编辑
![]() |
![]() |
![]() |
![]() |
洞庭春早图 |
秋岭远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