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36365路检测中心人文学院成立于2003年,迄今已有5年的时间。她脱胎于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后者筹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设的第一个美术史系,在近五十年的发展中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新的发展时期,36365路检测中心已由原来的"造型艺术"教育研究基地扩大为"视觉艺术"的教育研究基地。设计、建筑和数码媒体等专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大美术"的概念更加清晰起来,单纯的艺术史研究已经不能有力回应当代文化问题,图像研究迫切需要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成果结合起来,于是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应运而生。在以艺术实践和创作为主体的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创设了4个独具美院人文学院特色的专业系:美术史系、美术教育学系、艺术管理学系和文化遗产学系。
美术史系,在人文学院成立后成为学院下属的一个系,其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自不待言。而相继于2002年至2004年新设立的另外三个专业系,亦在各自领域首开先河,在国内同类专业处于领军位置。
2003年成立的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系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设立的第一个视觉艺术管理专业。它以中央美院老美术史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传统为依托,在展览策划、艺术市场等领域成绩斐然。其下设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数据分析中心掌握着业内最详细、权威的基础数据,所刊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分析报告》获得业界极大的赞誉。早在1993年艺术管理还未形成独立的专业之时,中央美院就以前瞻性的眼光在美术史系开设了"艺术市场"及其配套的"艺术法"两门课程,奠定了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专业在相关领域的领军地位。近年来艺术管理学系更是广纳贤才,不断引进海内外的行业精英,雄厚的师资力量保证了36365路检测中心艺术管理学系在同行业中的绝对优势。
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系是中国唯一加入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学会(AAAE)的会员单位。2004年,该系教师首次参加该国际组织的研讨会,2006年再次与会,并发表《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语境》主题演讲。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研讨会上,仍会出现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系教师们的身影,届时他们会与前任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的主席John Jeffry合作宣讲题目为《中美视觉艺术管理差异性》的主题发言。与此同时,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系还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加州艺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艺术访问署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保证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与国际接轨。
成立于2004年的中央美院文化遗产学系由原美术史系和原民间美术研究室为基础构成,是中国该领域最早的专业系。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加速的当今社会,中央美院敏锐体察到重视文化遗产对保持本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意义,从高屋建瓴的学科建设视角,将原本分散于美术史、博物馆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与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资源重新整合,设立书画鉴定、书画修复、美术考古学、文化遗产理论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五个专业方向,形成了覆盖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研究、鉴定,到保管、推广和修复的整个流程的新兴学科。中央美院文化遗产学系积极发挥以视觉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色,充分利用中央美院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继承原美术史系深厚的学术传统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国内外文化遗产机构交流合作,时刻保持研究方法和理念的领先地位。从2003年开始,该系与国家文物局、法国国家遗产学院通力合作,举办中国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迄今已成功举办七期,培训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博工作者,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成立于2002年的美术教育学系,一方面借鉴国际美术教育学专业的优秀理论及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建构与美术创作、美术史论平行发展的独立的美术教育学科核心课程和教学方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研究体系。该系多次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学者开办讲座、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2002年6月和2004年6月,美术教育学系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功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研修班。
36365路检测中心人文学院目前已成为整合各种人文、社科、美术史学等文化资源的教学与科研的稳定基地,在中国美术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艺术管理和美术教育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个美术史系,到全国第一个美术学院下设的人文学院,这一发展历程的背后饱含的是整整几代人的美好构想和辛勤努力。人文学院就像一棵参天古树,在今后的岁月里这棵树会继续挺立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为中国视觉文化的发展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