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18:30,一场由徐冰副院长主持、王受之教授带来的别开生面的《纯艺术与应用艺术》讲座,在我院北区礼堂举办。几百名美院师生和从外地赶来的热心听众兴致勃勃地聆听了讲座,整个礼堂座无虚席,场面热烈。
王受之,国际知名学者,1946年出生于广州,毕业于武汉大学,80年代担任过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1987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王受之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贾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森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1988年开始在美国设计教育最权威的学府--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Pasadena)担任设计理论教学,1993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负责全院的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史教学,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奥迪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南加州大学都曾兼任设计史论课程。王受之被认为是国内现代设计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曾出版多部专著,其著作多为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
在近3个小时讲座中,王受之教授围绕他在中、美两国的所见所闻及生活工作的经验体会,和同学们亲切、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培养、纯艺术和应用艺术的关系、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等问题。王受之教授认为,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艺术家的成长至关重要。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只满足于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补充自己的学术营养,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他指出,曾经来包豪斯访问过的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ck)是一位大音乐家,而保尔•克利(Paul Klee)首先是个哲学家,其次才是一个画家,他甚至并不是一位设计师。这表明,历代的大师都很注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学习。关于纯艺术和应用艺术的关系,王受之教授以西方艺术史的变迁为线索,阐述了纯艺术和应用艺术二者从不兼容到无界限的变化过程,并指出了当代艺术事件创造的重要性及当代艺术的临时性等问题。讲座的最后,王受之教授畅谈了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年轻艺术家要坚持自己独立的创作思想,不要受外界影响而产生"走捷径"的想法,过早的成名对艺术家的成长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王受之教授的精彩讲座在同学们雷鸣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他幽默风趣、亲切朴实的演讲风格博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连徐冰副院长也都忍不住称赞道:"听王教授的演讲让他体会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