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我院地下展厅4月16日结束的李晓林素描展,36365路检测中心培训部主办"我的素描实践"--李晓林素描讲座,于4月18日晚6:30在5号楼A-107举行。
李晓林老师现任教于我院版画系。此次讲座包括两大部分内容:李老师自己的素描创作和对他影响较大的大师素描作品。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他的素描作品,描述了他的艺术成长历程:从最初的略显粗拙到现在的成熟,作品无不显现出他努力的痕迹。
在讲座过程中,李老师不断强调:在创作中要突出人物形象的神韵。这正是他通过素描作品向观众传达出来的理念,他的作品包括农民、矿工、藏民以及战士等各种题材,有写实有写意,但不难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以及动作的细微刻画,突出画面人物的神情及其心理特征。他说,素描是理性的东西,更是绘画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尤其是低年级同学)一定要打好素描的底子,只有具备稳固而扎实的素描基础才有可能在艺术之路上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在讲座第二部分,李老师就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的欧洲经典素描作品的图片进行了展示,并从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的比较分析。从丢勒、荷尔拜因、鲁本斯、安格尔、伦勃朗等大师,到在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使同学们在短暂的时间内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大师的艺术风采。
李晓林老师给同学们展示欧洲大师的素描作品,即是展现对他产生影响的艺术背景,更是对同学们的一个鼓励。通过回顾大师的素描作品,他想向同学们说明的是,虽然每个大师的艺术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在当今艺术呈现多元的背景下,同学们不要被环境左右,更不要随波逐流,不仅要建立一个造型逻辑,更要尝试各种可能,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李老师的讲座受到了同学的热烈欢迎,可以说是座无虚席,他朴实又不失风趣的演讲不时引起同学们的共鸣。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李晓林老师的绘画,走近了他的艺术世界,也在精神上随李老师做了一次欧洲艺术旅行。
在谈到未来的艺术创作时,李晓林老师说他将继续写意与素描的融合,即用松快的笔触画出严谨的造型。希望李晓林老师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宣传部\通讯员 于振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