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公凯院长首先作了会议发言,他就"革命历史画"在当今历史时期是否有意义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繁荣的时期,文化部提出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从国家文化政策方面看,宏大叙事题材是对历史的重新阐释,把它作为繁荣我国文化的手段与途径,体现了国家领导对于美术工作全局性的思考。其二,"革命历史画"有其艺术创作本体论上的意义。在以西方国家为主流的艺术大潮中,创作已经远离宏大叙事,转向强调形式及纯粹性。而由中国国家文化部带领下,重新思考创作过去100年的题材,这条创作思路首先就表明新形势下的中国艺术特色。
潘院长说,鉴于以上两点,我院认真对待文化部、中宣部组织的活动,尽管大家各有自己的工作与创作,但都尽全力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在草稿评选过程中,我院有19件申报作品脱颖而出,通过了创作审核。潘院长代表我院向文化部表示了感谢,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过程中,通过审核作品的作者就选题的意义、想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各位专家都作了认真的记录与思考,不时地与作者交换意见。获申作品的体裁不尽相同,有开国大典、第一届政协会议场景,也有对火烧圆明园这段耻辱史的描绘,还有关于贫困地区儿童的希望工程等,创作旧体裁的作品更具挑战性,这要求作者不仅要考虑同体裁作者的创作,还要加入新历史时期的新思考,可以说,既是对前人作品的挑战,又是对自己的挑战。为使作品尽可能复原历史,几位创作者放下手头工作,认真研读相关历史资料,亲自向专家请教学习,甚至数易其稿。相信经过著名艺术家、理论家的认真讨论,创作者在此后的创作中一定能受益匪浅。
(通讯员 于振兰)